分析瑞士雪朗峰事故中架空索道承载钢丝绳的破坏[外文翻译],附件c:译文1分析瑞士雪朗峰事故中架空索道承载钢丝绳的破坏m. zgraggen*, g. piskoty, m. faller, g. kovacs,g. ro¨ ssler, s. michel, g. oplatka and o. v. trzebiatowski1.绪论2.调查结果2.1 宏观检测和样本制备2.2 金属断面检测2.3 金相检测2.4 腐蚀化学分析2.5 微观分析3.讨论和结论4.参考文献瑞士雪朗峰架空索道.. 大小:2.12M合同范本大全
内容介绍
附件C:译文1
分析瑞士雪朗峰事故中架空索道承载钢丝绳的破坏 M. Zgraggen*, G. Piskoty, M. Faller, G. Kovacs,G. Ro¨ ssler, S. Michel, G. Oplatka and O. v. Trzebiatowski 1.绪论 2.调查结果 2.1 宏观检测和样本制备 2.2 金属断面检测 2.3 金相检测 2.4 腐蚀化学分析 2.5 微观分析 3.讨论和结论 4.参考文献 瑞士雪朗峰架空索道事故发生在2004年12月29日,对发生事故的“Mu¨rren-Birg”段绳索进行破坏分析,认定氢应力腐蚀裂纹是导致破坏的原因。这种在架空索道行业不为人知的破坏机理的先决条件建立在各种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1977年周期性的更换绳索,由承载索与偏移的鞍座之间导致润滑不足,进而发生擦伤。摩擦和擦伤过程导致晶体组织结构的变化(摩擦马氏体),以及在钢丝绳表面产生鳞状擦伤花纹。摩擦马氏体的形成导致局部应力的改变(表面张力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在隔离空气(真空),表面有缺陷的区域发生,产生扩散性的氢。氢优先在应力集中的点扩散,并导致材料变脆,产生晶间裂纹。调查结果立即以特别形式的训练教材发布给执照部门和架空索道操作员,是他们能用相同的方法适当的检验系统。预防性措施的细节评估还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