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 化学实验安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量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量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答案:D
解析:实验要节约用药。应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即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液体时标签应对着手心,以免药液腐蚀标签。胶头滴管必须专管专用。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
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答案:C
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可能引起火灾,A不正确;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能用于称量10.05g的固体,B不正确;量取液体时应用略大于该体积的量筒去量取,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D不正确。
4.下列实验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
A.洗净后的试管,整齐地倒插在试管架上
B.固体食盐盛装在细口试剂瓶内
C.将酒精灯芯剪平整,并添加酒精至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D.将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试剂瓶内,并用玻璃塞塞紧
答案:AC
解析:固体试剂应放在广口瓶内,容易取出,故B不对;氢氧化钠溶液易使玻璃塞与瓶口间因生成黏性物质而不易打开,故D不对。
5.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签,其中标签贴法有错误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浓H2SO4 C6H6 CH3COOH KClO3
危险警告标签
答案:C
解析:CH3COOH(醋酸)没有毒,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6.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试管口内
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
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D.滴笯@嗽纹客猓荒芊旁诒鸬牡胤键br>答案:C
解析:加完药品后的滴管不用洗涤直接放回原瓶。
7.加热是一种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加热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试管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石棉网加热
D.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答案:B
解析:蒸发皿、坩埚和试管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和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8.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A选项读数时仰视错误;B选项在量筒中稀释错误,浓硫酸的稀释是把浓硫酸往水中倒,两处错误;C选项中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D选项为了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
9.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
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
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答案:C
解析:洗净的玻璃仪器应自然晾干。
10.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先打开瓶盖,倒放在桌面上,倒出药品,盖上瓶盖,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开始加热。
11.下图中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读取液体体积必须眼睛、刻度线、凹面最低点三点水平才可以。
12.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向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面上,再将塞子用力塞上
⑦用坩埚钳夹持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进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握住容器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答案:A
解析:⑤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⑧滴管不能伸进试管;⑨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0分)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漏气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
(2)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