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2节
A级 夯实双基
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安培和法拉第 B.法拉第和楞次
C.奥斯特和安培 D.奥斯特和法拉第
答案:D
解析: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D正确.
2.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B.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部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C.线框不闭合时,即使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框中也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D.只要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答案:C
解析:对闭合电路而言,只有磁通量变化.闭合电路中才有感应电流产生,光有磁通量,不变化,是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故A选项错.螺线管必须是闭合的,否则也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错.线框不闭合,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框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选项正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但是若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变,也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选项错误.
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磁场,1和2为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两个圆环,分别用Φ1和Φ2表示穿过两环的磁通量,则有( )
A.Φ1>Φ2 B.Φ1=Φ2
C.Φ1Φ出,即ΦC≠0,当切断导线中电流后,经过一定时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C减小为0,所以C中有感应电流产生.D中线圈的磁通量ΦD不为0,当电流切断后,ΦD最终也减小为0,所以D中也有感应电流产生.
12.有一个100匝的线圈,其横截面是边长为L=0.20 m的正方形,放在磁感应强度B=0.50 T的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若将这个线圈横截面的形状由正方形改变成圆形(横截面的諤@げ槐?,在这一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多少?
答案:5.5×10-3 Wb
解析:线圈横截面是正方形时的面积
S1=L2=(0.20)2m2=4.0×10-2 m2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Φ1=BS1=0.50×4.0×10-2 Wb=2.0×10-2 Wb
圆形时横截面积大小 S2=π(2L/π)2=16100π m2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2=BS2=0.50×16100π Wb≈2.55×10-2 Wb
所以,磁通量的变化
ΔΦ=|Φ2-Φ1|=(2.55-2.0)×10-2 Wb=5.5×10-3 Wb.
13.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如图甲所示,线圈A的电路在开关S接触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法拉第发现,铁环并不是必需的,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电磁感应现象仍然发生.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如图乙所示.思考:
(1)为什么在开关断开和闭合的瞬间线圈B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2)开关断开或者闭合以后线圈B中还有电流产生吗?
(3)你能否由此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开关断开和闭合时,A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从而使A线圈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穿过B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使B中产生感应电流.
(2)当开关断开或闭合后,A电路稳定,周围的磁场不发生变化,穿过B线圈的磁通量不变化,B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产生.
(3)产生感应电流需两个条件:①闭合电路,②磁通量发生变化.
C级 考题演练
14.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答案:A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产生恒定的磁场,静止导线周围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近旁静止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A错;而B、C、D三项中都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有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