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解析】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所以A项不对;由参考系的选取条件知B不对.
【答案】 CD
2.以下情景中,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正在进行跳水比赛的运动员
B.在奥运比赛中,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旋转球
C.研究“神舟八号”飞船从地球到太空的飞行速度
D.用GPS确定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解析】 A、B选项中所研究的问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 CD
3.(2012•南平高一期末)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
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解析】 位移是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二者是不同概念,A错.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B正确.位移大小和路程无直接关系,路程不为零,但可能是运动物体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即C、D均错.
【答案】 B
4.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
A.第2 s末和第3 s初 B.前3 s内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 D.第1 s内和第1 s末
【解析】 同一时刻在时间轴对应同一个点,所以仅选项A正确.
【答案】 A
5.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解析】 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是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的,A、B正确,C错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描述需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做平面曲线运动时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正确.
【答案】 ABD
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动速度
B.研究汽车运动时的后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
【解析】 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速度时,其形状和大小为次要因素可忽略,A正确,而汽车后轮的运动,运动员起跑及地球自转.各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均不能忽略,而不能看做质点.
【答案】 A
7.(2012•石嘴山高一检测)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抛出物体,地面上的观察者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
B.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
C.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D.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解析】 地面观察者看到物体沿着曲线下落,从抛出点指向落点的有向线段为位移,而位移的大小小于其轨迹长度,由此知D正确.
【答案】 D
8.某人在t=0时开始从出发点沿直线向东走,第1 s内走1 m,以后每一秒内比前一秒多走1 m,则( )
A.第3 s末,人距出发点6 m
B.第4 s初,人距出发点10 m
C.第3 s内,人通过的距离为6 m
D.4 s内,人通过的距离为10 m
【解析】 第1 s内位移为1 m,第2 s内为2 m,第3 s内为3 m,第4 s内为4 m.3 s内其位移为6 m,4 s内路程为10 m,故A、D正确.第4 s初,即3 s末,人距出发点6 m,B错.第3 s内,人通过的距离为3 m,而不是6 m,C错误.
【答案】 AD
图1-1-9
9.公路上向右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1-1-9所示,经过一棵椰子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椰子从上面自由落下,下图是椰子的运动轨迹,则地面上静止的观察者看到的椰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椰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
【解析】 椰子树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椰子应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轨迹应为C;车向右匀速行驶,车中的人看到的椰子除向下落外,相对车还具有向左的速度,故其轨迹应为A.
【答案】 C A
10.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了13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
【解析】 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圈运动一周,位置没有变化,位移是0,走过的路程是2πR;质点运动134周,设从A点开始逆时针运动,则末位置为C,如图所示,其位移为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大小为2R,路程即轨迹的譆@ぃ?34个諤@ぃ?2πR;此运动过程中位移最大是由A到B时,最大位移是2R,最大路程为72πR.
【答案】 0 2πR 2R 72πR 2R 72πR
11.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百米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要描述运动员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翔的雄鹰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解析】 (1)描述运动员的位置时,可以以赛场中央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位置了.例如,如图所示,某时刻运动员的坐标为(4 m,-6 m),说明运动员在赛场中央东侧4 m、偏南6 m的地方.
(2)描述雄鹰的位置时,则需要确定一点(如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答案】 见解析
图1-1-10
12.如图1-1-10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
(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
(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
(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是对位置坐标还是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