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电离平衡与盐类水解
【2010考纲解读】 盐的水解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电离平衡类试题在高考卷中出现的知识
点有下列内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改变条
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浓度的影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盐
类水解、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
【考点回顾】
考点一、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电离方面不能全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如
(1)0.1 mol•L1CH3COOH溶液pH约为3
(2)0.1 mol 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相同条件下盐酸的弱
(3)相同条件下把锌粒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前者反应速率比后者快
(4)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再加CH3COONH4颜色变浅
(5)pH=1的CH3COOH与pH=13的NaOH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等。 2水解方面
根据电解质越弱对应离子水解能力越强
(1)CH3COONa水溶液的pH>7
(2)0.1 mol•L1 CH3COONa溶液pH比0.1 mol•L1 NaCl溶液大。
3稀释方面
如图a、b分别为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稀释曲线。c、d分别为pH相等的盐酸和醋
酸稀释曲线。
请体会图中的两层含义
(1)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大小氨水>NaOH溶液盐酸>醋酸。若稀释10n倍盐酸、
NaOH溶液pH变化n个单位而氨水与醋酸溶液pH变化不到n个单位。
(2)稀释后的pH仍然相等则加水量的大小氨水NaOH溶液醋酸>盐酸。
4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醋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产
生。说明酸性CH3COOH>H2CO3。
5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
考点二、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的比较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a)与醋酸
(b)
等pH的盐酸(a)与醋
(b)
pH或物质 的量浓度 pHab a=b
水的电离程度 a c(CH3COO) c(Cl)= c(CH3COO)
等体积溶液中和NaOH的量 a=b a 1410
cmol•L17c碱(OH)
pH(酸)+pH(碱)>14c酸(H) 推导pH(酸)+pH(碱)lg{c酸(H)•1410
c (OH )
碱}14lgc (H )
c (OH )
酸
碱。
考点五、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1盐类水解的规律
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虽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 实例 水解离子 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 NaCl、KNO3 无 中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CuSO4、FeCl3
NH
4、Cu2+、Fe3+
酸性
强碱弱酸盐[ ] Na2S、Na2CO3、
NaHCO3
S2、CO
2
3、HCO3
碱性
弱酸弱碱盐 (NH4)2CO3、
CH3COONH4
NH
4、CO
2
3、CH3COO
由酸碱的相对强弱决定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是决定盐水解程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
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2)外因
①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电解质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越小水解程度越
大。
③外加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CH3COONa溶液中加强酸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加强碱盐的水解程度减小。
④外加盐
a加入水解后酸碱性相反的盐盐的水解互相促进加入水解后酸碱性相同的盐盐的
水解互相抑制。
b加入不参加水解的固态盐对水解平衡无影响加入不参加水解的盐溶液相当于对
原盐溶液稀释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外界条件对反应Fe3++3H2O
Fe(OH)3+3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影响如下
条件 移动
向
H+数 ]
pH
Fe3+水解程度 现象
升高温度 向右 增
加
降
低
增大 颜色变深(黄 红褐)
通HCl 向左 增
加
降
低
减小 颜色变浅
加H2O 向右 增
加
升
高
增大 颜色变浅
加镁粉 向右 减
小
升
高
增大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加
NaHCO3
向右 减
小
升
高
增大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考点六、水解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 "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2盐类水解一般是可逆反应书写时一般不写"
===
"而要写" "。
3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例
如Na2CO3水解CO
2
3+H2O
HCO
3+OH。
4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例如FeCl3水解Fe3+3H2O
Fe(OH)3+3H。
5腀@沟姿獾睦胱幼楠沼捎谒獬潭冉洗螵帐樾词币?
===
"、"↑"、"↓"等如NaHCO3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Al3+3HCO
3===
Al(OH)3↓+3CO2↑。
考点七、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
1几个依据
(1)电离理论
发生电离粒子的浓度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