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
单位名称黑龙江农垦中国林蛙驯养繁殖中心
推荐单位 黑龙江省科技厅
编写时间 2006 年 7 月 1 日
二00六年制
— 0 — 目 录
一、总论 1
一申请项目概述 1
二项目预期目标 1
1总体目标 2
2阶段目标 4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5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6
一简述 6
二项目创新点 9
三知识产权状况 13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14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5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17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8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19
— 1 —
六项目实施计划 20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22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22
22
二经济效益分析 22
1产品成本分析 22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23
3经济效益分析 23
4项目投资评价 23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23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23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3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24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24
四单位管理情况 24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25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25
23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本项目经过我中心15年来研究根据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和生
长习性采用“模拟森林生态环境立体生态养殖”先进技术解决了24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环境控制场所净化林蛙活饵料立体养殖加工
林蛙冬眠期温氧调节控制以及林蛙防逃跑防天敌、增湿降温、种蛙
驯化选育病害防治等方面的难题使养殖成活率由20-30%提高到80%
以上回捕率由10%提高到60%以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根据目前多数养殖者缺乏标准化养殖模式和饲
养技术而养殖成功率低下的现状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的全人工养殖林蛙中试基地对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熟化,提高养殖
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养殖确立一种新的生态养
殖模式。
二项目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一个年产10万对优良中国林蛙驯养育种
繁殖基地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油量高抗病力强的优良蛙种。同时
建立一个年出栏20万只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示范基地使养殖
存活率达到80%以上回捕率60%。确立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推广技术25 带动和指导广大养殖户来提高林蛙规模化人工饲养的效率为今后中
国林蛙养殖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在林蛙资源日益锐减林蛙产品供
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开发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
于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均
具有重要意义。
1、总体目标
该项目总体目标计划投资209万元人民币。通过模拟林蛙栖息繁衍
的生态环境进行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及示范。建立20万只林蛙
养殖示范场以及配套立体生态养殖畜禽畜禽粪便育昆虫昆虫喂林蛙。
其中建立中国林蛙孵化场一座占地面1200㎡建设林蛙饲养圈40个
占地8000㎡建立林蛙越冬场一个设备一套400㎡建立绿色环保
能源生产装置一套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剩余物繁育昆虫做为林蛙
活饵料。从而确立标准化、规范化立体饲养林蛙模式。建立人工养殖林
蛙繁育技术体系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林蛙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区域分化26 技术进行林蛙的系统选育。达到年驯养优良种蛙8万对年产商品蛙
15万只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蛙种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使林蛙养
殖逐步形成产业化。为林蛙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不同区域中国林蛙进行选育形成优良的种群并结合生态养
殖配套技术使其2 年生蛙产卵数达800-1200 粒3 年生蛙产卵
1200-1800粒。产油量干品2年生蛙产油1.4 -1.8g3年生蛙产
油2.0-3.0g冬眠成活率95-98 30日龄蝌蚪体重达0.9-1.2g变
态幼蛙达0.91.1g一年生幼蛙7-15g两年生雌蛙35-40g雄蛙
25-35g三年生雌蛙40-50g雄蛙35-40g。育种基地年产种蛙8万对
示范基地养殖林蛙20万只出栏商品蛙15万只。
项目完成时将获得林蛙深加工系列产品发表学术性论文58
篇。
预期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蛙养殖是一项投
资少见效快高附加值的项目从蛙卵孵化到成蛙一般需18个月时间27 所以投资回收期限为2年。其中建设期半年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
繁育基地和示范基地的生产状况预计繁育基地生产种蛙8万对每对
30元合计240万元示范基地生产商品蛙15万只产油量500千克
每千克6400.00元产值320万元。以上产值达560万元。可创利税432.4
万元。产品深加工后效益将是现在的45倍。可见经济效益十分
显著。
林蛙的规模化高产养殖技术和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可以带动农村的
养殖业可使成千上万个农户有可靠的致富门路同时可提高农民的科
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