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41页).rar

RAR格式展开

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41页),摘要1998年至2005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从1998年的在校生340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2400万人,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一方面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高校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而另一方面,因国家财力有限,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必然遭遇到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补,于是,大规模建设..
编号:5-159825大小:2.55M合同范本大全

该文档为压缩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 此文档是RAR压缩格式,可预览压缩包内的文件列表
已加入诚信保障计划,若无法下载可先行赔付
内容介绍
本文档由会员 白痴学东西 发布
摘要
1998年至2005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从1998年的在校生340万人,
发展到2005年的2400万人,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一方面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高
校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而另一方面,因国家财力有限,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必
然遭遇到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
补,于是,大规模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来自于银行贷款。与此同时,国家在大力
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时允许高校向银行贷款发展教育,加上银行对高校贷款政
策门槛低、操作简便,因此,近几年高校普遍利用贷款来补充现阶段高等教育发
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这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和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
式,贷款在整个高校投资体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各高校享受到的银行贷款虽然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带来的巨额债务压
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目前国家投入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
许多高校将会陷入“以贷还贷”困境,同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由此,高度重
视贷款项目可行性和还贷能力的论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做好财务风险防
范工作,是高校面临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本文从高校财务风险的背景、风险的特征、风险成因,以及风险的防范四方
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第一部分,高校财务风险的背景。从1998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
增长3倍,在校生规模增长7倍,在国家财政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大多高校
选择了银行贷款,据2005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披露的数据称公办高校在银
行的贷款规模达1500亿—2500亿元。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
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根据原定还贷计划,高校每年除
偿还利息外,还需偿还一定数额的本金,但目前在国家财政投入没有较大变化的
情况下,许多高校的学费收入除维持日常运转外,只剩一小部分刚能够偿还数额
巨大的银行利息,而偿还巨额本金十分困难,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高等学校将
来能不能像企业一样破产,学术上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学校不是经营单位,而是
一个事业单位,担负着公共利益,因此不可能宣布学校破产,所以政府要及早承
担一定责任。但是对于高校的体制改革,防范财务风险却刻不容缓,一方面应当
规定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高校才能拥有市场化投融资运作的权力;另一方面,
公立高校必须彻底遏制住贷款融资的权力,保证国家财政投入和公益保障性质。
第二部分,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外部环境
的一个重要特征。广义的高校财务风险,不仅包括高校负债筹资风险,还包括由于
环境变化、效益低下等原因导致的高校“信用”下降,无法进行银行借贷和争取
财政资金来筹集所需要资金的风险.广义的高校财务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高校财
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在总体财务状况失衡上和企业单位有
所不同,高校不太可腀@鱿肿什坏终南窒?破产)。狭义的高校财务风险是指
高校的财务活动中,资金支付难以为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但是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是有可能短缺的,可腀@鱿址⒉怀龉ぷ剩挥凶式鹩糜冱br>日常开支等现象。面对贷款风险,一些高校一再压缩科研经费,特别是教学一线
院系的经费,这使得许多项目不得不缩减,如取消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政策,降低
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补助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
力缺乏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实习教学环节经费严重不足。由于高校
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量资金涌向基建项目。部分高校为了维持其他项目的开支,
而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这使得学校日渐失去凝聚力,
大量优秀骨干教师不断流失,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从而使教育质
量大打折扣。
第三部分,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高校扩招等
客观原因,也有高校内部管理等主观原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是高校财务风险形
成的客观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大幅度提高学生学费标准又
是社会无法承受也是不可能的,因而举债成为高校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内唯一的
选择。银行贷款失控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随着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
的日益增长,无论是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还是创办一流高水平大学,都需要有巨
大的办学资金作支撑。尽管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
学校在竞争中实现超常规发展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突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在资金供
给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来说,发挥银行的信贷作用,
成为学校的一种必然选择。高校管理者风险意识缺乏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观
原因,高校的管理者往往缺少把高校真正作为一个法律主体的意识,而高校一旦
缺失“经济人”地位,其经济行为则不会符合经济规律,而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
济活动会导致高校出现财务风险。另外,目前高校负责人实行任期制,贷款发生
在甲领导的任期内,但还款却是乙领导任期内的事情,这种聘任体制在一定程度
上也加大了贷款风险。预算管理约束不力也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第四部分,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健全资金投入决策管理和经济贵任制,
增强高校的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使各级领导承担起财务安全与
风险控制的贵任。坚持正确的高校贷款投资方向,科学合理地确定高校负债规模,
学校贷款的投资方向应该优先解决学校扩大办学的“瓶颈”问题,建设学校教学
基础设施,改善办学硬件条件,而且一定要童力而行,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贷款
资金结构,努力降低筹资成本,根据资金市场利率走势和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
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
减少财务风险。将信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科学
性。引入市场机制,推行集中采购制度。拓宽高校经费筹措渠道,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