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研究
——以行政复议独立性为视角
1.1万字 17页 原创作品
目 录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独立性问题及后果 1
(一)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 2
(二)复议结果公正性不足 2
(三)行政复议公信力下降 3
二.行政复议困局的原因 3
三.绝对集中模式 4
(一)组织架构及人员组成 4
(二)运行机制 5
(三) 绝对集中模式独立性评析 5
四.相对集中模式 6
(一)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 6
(二)运行机制 7
(三) 相对集中模式独立性评析 7
五.咨询型行政复议委员会 7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组成 7
(二)运行机制 8
(三)咨询型复议委员会独立性评析 8
六.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现实缺陷与解决方案 9
(一)独立性问题解决不彻底 9
(二)委员会成员不独立 11
七.结束语 12
摘要:行政复议制度在建立之初,存在“行政性”、“司法性”和“兼容性”之争,当时立法采用“行政性”的观点,造成自身在独立性方面的“致命伤”,从而导致公正性不足以及公信力不断下降的窘境,在解决“官民纠纷”、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日渐衰减。国务院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全国8省市进行改革试点,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而从实际来看,出现了三种模式:绝对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咨询型行政复议委员会。这三种模式在克服独立性缺乏的缺点上都迈出了一步,但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它自身也存在保守方面和不足之处,亟需我们解决。
关键词: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复议委员会 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