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思无邪”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ought without evil”
1万字 14页 原创作品,已通过查重系统
目 录
引 言 1
一、“思无邪”在《诗经》中的原文及介绍 2
二、古今“思无邪”注解汇总 2
(一)“思无邪”的传统注解 2
(二)“思无邪”的近现代注解 5
三、“思无邪”真谛探寻 8
参考文献 10
摘要:“思无邪”出自于《论语R26;为政篇》,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命题,后来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孔子原话简明扼要,古今学者对这一论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古往今来对“思无邪”不同注解的基础上,并结合《论语R26;为政篇》的语境、孔子的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思无邪”的释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思无邪”的思想反映了孔子希望通过《诗经》的礼乐教化来导正民心,以此达到实现人心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关键词:思无邪 诗经 论语